阿圖文

Main navigation

  • 首頁
  • 人生故事
  • 兒童故事
  • 勵志故事
  • 歷史故事
  • 哲理故事
  • 恐怖故事
    • 鬼故事
  • 職場故事
    • 寓言故事
    • 名人故事
    • 幽默故事
    • 成語故事
    • 民間故事

導航連結

  • 首頁
  • 從善如流

從善如流

By 故事大全 | 2025-09-04 09:07:40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成公八年》。
【釋義】從:聽從;善:好的、正確的(意見);如流:像流水一樣。像流水一般迅速而自然地接受他人正確的意見。比喻樂於接受正確的意見,聽從善意的勸告。
【歷史典故】
欒書,春秋時期晉國的上卿,因屢立軍功,升任中軍元帥。公元前585年,楚國派遣數萬精銳軍隊進攻鄭國,鄭國不敵,向晉國求救。晉景公派欒書率軍前往救鄭,欒書的軍隊剛抵達鄭國境內,便遇上了楚軍。楚軍見晉軍來勢洶洶,便撤兵回國了。

欒書不願就此撤軍,便轉而進攻與楚國結盟的蔡國。實力弱小的蔡國見晉國來犯,連忙派遣使者向楚國求救。楚國原本不願與晉國正面交戰,但蔡國前來求援,此戰已無可避免。於是,楚王派遣公子申和公子成率軍前去救援。

晉國大將趙同和趙括向欒書請戰,準備率軍攻打前來援救的楚軍,欒書同意了。此時,欒書的部下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建議說,楚軍原本已經撤退,如今又折返回來,必定是有備而來,千萬不可大意。這一仗即使我們獲勝,也不過是擊退楚軍而已,並無值得慶賀之處;但若失敗,則必令人感到恥辱。權衡利弊,此戰不如不打,我們不如收兵回國。欒書認為他們所言有理,便下令準備撤軍。然而軍中仍有許多人希望與楚軍決一死戰,聽說欒書決定撤兵,便對他說:「其實賢能之人與多數人的想法是一致的,只要用心去做,事情就能成功。您為何不按照多數人的想法行事呢?身為主帥,輔佐您的共有十一人,其中只有三人反對作戰,可見主張出戰者仍屬多數,您為何不順從多數人的意見?」欒書回答說:「正確的意見才能代表多數。知莊子他們三位是晉國的賢人,他們提出的意見正確,足以代表大多數人的利益,所以我採納他們的建議。」於是,欒書下令撤軍回國。

兩年之後,欒書率兵攻佔蔡國,接著打算進攻楚國。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等人分析當時的具體形勢後,建議欒書暫時不要攻打楚國,而應轉攻沈國。欒書認為他們的建議正確合理,便轉而進攻沈國,最終取得勝利。

欒書能夠正確聽取部下的意見,當時人們稱讚他:「能聽從好的、正確的意見,就像流水一樣迅速。」

歷史故事

語言切換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 조선어
  • 日本語

隨機故事

貓與老鼠
千載難逢
人不能沒有行善的地方
首鼠兩端
從善如流
人生智慧:最寶貴的一門課
康有為的理財之道
勵精圖治
割髮代首
管鮑之交

熱門故事

小松鼠的珠子
人不能沒有行善的地方
老外購物
一個小故事改變歷史
人生智慧:不必仰望別人,自己亦是風景
在監獄中長大的皇帝漢宣帝
鐵木真稱汗
愛心的饋贈
兵不厭詐
東坡肉

© 2025 阿圖文   來自祖國的故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