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文

Main navigation

  • 首頁
  • 人生故事
  • 兒童故事
  • 勵志故事
  • 歷史故事
  • 哲理故事
  • 恐怖故事
    • 鬼故事
  • 職場故事
    • 寓言故事
    • 名人故事
    • 幽默故事
    • 成語故事
    • 民間故事

導航連結

  • 首頁
  • 勵精圖治

勵精圖治

By 故事大全 | 2025-08-24 13:15:09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魏相傳》。
【釋義】勵:激勵,奮勉;圖:謀求,設法;治:治理。振奮精神,設法把國家治理好。比喻振作起來做好某件事情。

【歷史典故】
公元前74年,漢昭帝劉弗陵駕崩。他沒有子嗣,於是掌握朝政大權的霍光立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帝,這就是漢宣帝。

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御史大夫魏相根據歷史教訓以及霍氏家族專權妄為的行徑,建議宣帝採取措施,削弱霍氏的權力。由此,霍氏一族對魏相極度怨恨,便假借太后的命令,準備先殺魏相,然後廢黜宣帝。宣帝得知霍氏一族的陰謀後,先發制人,採取行動,將霍氏滿門抄斬。

從此以後,宣帝親自處理朝政。由於他年少時曾流落民間,深知百姓的疾苦,因此他直接聽取群臣的意見,嚴格考核和要求各級官員,嚴懲了一批貪贓枉法的官吏,廢除了一些殘酷的刑罰。他還降低鹽價,提倡節約,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在魏相的監督下,百官盡職盡責。在魏相的配合下,宣帝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的有效措施,使國家逐漸興旺發達起來。宣帝在位25年,使已經衰落的西漢王朝出現了中興的局面,史稱「宣帝中興」。

【成長心語】
頑強的精神背後是堅定的信念,是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氣概。漢宣帝正是憑藉著這種頑強的精神,才實現了「宣帝中興」的局面。可見,振奮精神乃是一切事業成功的根本。唯有振奮精神,才能擁有積極的心態、昂揚的鬥志,才能看清光明、鼓足勇氣,戰勝困難,排除阻力,抵達理想的彼岸。

成語故事

語言切換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 조선어
  • 日本語

隨機故事

開國皇帝朱元璋
最不稱職的敲詐者
羅馬人的祖先
千變萬化
口蜜腹劍
破鏡重圓
兵不厭詐
草莓袋裡的青蛙
亡羊補牢
向我借煙的人頭

熱門故事

小松鼠的珠子
人不能沒有行善的地方
老外購物
一個小故事改變歷史
人生智慧:不必仰望別人,自己亦是風景
在監獄中長大的皇帝漢宣帝
鐵木真稱汗
愛心的饋贈
兵不厭詐
東坡肉

© 2025 阿圖文   來自祖國的故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