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文

Main navigation

  • 首頁
  • 人生故事
  • 兒童故事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哲理故事
  • 寓言故事
  • 幽默故事
  • 恐怖故事
    • 鬼故事
  • 成語故事
  • 歷史故事
  • 民間故事
  • 職場故事

導航連結

  • 首頁
  • 風聲鶴唳

風聲鶴唳

By 中国のストーリーサイト | 11:54 上午 CST, 三 九月 10, 2025

「風聲鶴唳」這則成語中的「唳」是指鳥的叫聲。把風的響聲、鶴的鳴叫聲,都當作是敵人的喊殺聲,懷疑是追兵來了。形容極度驚慌失措,神經高度緊張。

這個成語出自《晉書·謝玄傳》:「堅眾奔潰,餘眾棄甲宵遁,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十七八。」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組織九十萬大軍,南下攻打東晉。東晉王朝派謝石為大將,謝玄為先鋒,率領八萬精兵迎戰。

苻堅自認兵多將廣,有足夠把握戰勝晉軍。他把軍隊集結在壽陽(今安徽壽縣)東面的淝水邊,等後續大軍到齊後,再向晉軍發動進攻。

為了以少勝多,謝玄施展計謀,派遣使者前往秦軍營壘,向秦軍前鋒建議道:「貴軍在淝水邊紮營,顯然是打算打持久戰,而非速戰速決。如果貴軍能稍向後撤,讓我軍渡過淝水再決一死戰,豈不更好?」

秦軍內部討論時,眾將領都認為,只要堅守淝水,晉軍便無法渡河;待後續大軍到達,即可徹底擊潰晉軍,因此不應接受晉軍的建議。

然而,苻堅求勝心切,不聽眾將意見,說道:「我軍只需稍作後退,等晉軍一半渡河、一半尚在河中時,用精銳騎兵衝殺過去,必定大獲全勝!」

於是,秦軍決定後撤。苻堅沒有料到,秦軍是臨時拼湊而成,指揮不一,一接到後退命令,便誤以為前線戰敗,立刻慌亂潰逃。謝玄見敵軍潰退,立即指揮部下迅速渡河追擊。秦軍在潰逃途中,拋棄了兵器與盔甲,混亂不堪,自相踐踏而死的人不計其數。那些僥倖逃過晉軍追擊的士兵,在逃亡路上一聽到呼呼的風聲和鶴的鳴叫,都以為晉軍又追來了,於是不分晝夜拚命奔逃。就這樣,晉軍取得了「淝水之戰」的重大勝利。

歷史故事

語言切換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 조선어
  • 日本語

熱門故事

醜豬果果
時間的證明
把職業寫在腦門上
一件倒楣事
開國皇帝朱元璋
陳橋驛黃袍加身
永不屈服的俾斯麥
百尺竿頭
勵精圖治
班門弄斧

隨機故事

陳橋驛黃袍加身
多餘的責任感
神聖的沉靜
別再來這一套
持續朝著陽光走,影子就會躲在後面
彼得大帝的使團
高山流水
一個小故事改變歷史
百尺竿頭
趨炎附勢

© 2025 阿圖文   來自祖國的故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