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下游有一個部落叫商。傳說商的祖先契(音xiè)在堯舜時期,曾與禹一同治理洪水,是個有功之人。後來,商部落因畜牧業發展迅速,到了夏朝末年,湯擔任首領時,已成為一個強大的部落。
夏王朝統治了約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世紀,夏朝最後一位君王夏桀(音jié)在位。夏桀是著名的暴君,他與奴隸主貴族殘酷壓迫人民,對奴隸的鎮壓更為嚴厲。夏桀還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過著荒淫奢侈的生活。
大臣關龍逄(音páng)勸諫夏桀,認為這樣下去必將失去民心。夏桀勃然大怒,將關龍逄殺死。百姓對夏桀恨之入骨,詛咒道:「這個太陽什麼時候才會滅亡?我們寧願與你同歸於盡。」
商湯見夏桀極度腐敗,決心消滅夏朝。他表面上對桀順從,暗地裡卻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
當時,各部落的貴族都迷信鬼神,將祭祀天地和祖先視為最重要的事。商部落附近有一個部落叫葛,其首領葛伯不按時祭祀。商湯派人前去責問葛伯。葛伯回答說:「我們這裡貧窮,沒有牲畜作為祭品。」
商湯便送了一批牛羊給葛伯作祭品。豈料葛伯將牛羊殺掉吃掉,仍不舉行祭祀。商湯又派人去責問,葛伯說:「我沒有糧食,拿什麼來祭祀呢?」
商湯又派人幫助葛伯耕田,還派了一些老弱之人為耕作的人送酒送飯。不料半路上,葛伯竟搶走了那些酒飯,還殺死了一個送飯的小孩。
葛伯的所作所為,激起眾人的公憤。商湯抓住這個機會,出兵先將葛部落消滅。接著,又陸續攻取了附近幾個部落。商湯的勢力逐漸壯大,但昏庸的夏桀卻毫無察覺。
商湯妻子的陪嫁奴隸中,有一人名叫伊尹(音yǐn)。傳說伊尹初到商湯家時,擔任廚師,侍奉商湯。後來,商湯逐漸發現伊尹與一般奴隸不同,經過交談,才知他是有意假扮陪嫁奴隸來投奔自己的。伊尹向商湯談論了許多治國的道理,商湯立即將伊尹提拔為自己的助手。
商湯與伊尹商議討伐夏桀之事。伊尹說:「現在夏桀仍有力量,我們先停止進貢,試探他的反應,看他如何應對。」
商湯依照伊尹的計策,停止向夏桀進貢。夏桀果然大怒,命令九夷部落發兵攻打商湯。伊尹見夷族仍服從夏桀的指揮,便立即向夏桀請罪,恢復進貢。
過了一年,九夷中的一些部落忍受不了夏朝的壓榨與勒索,相繼叛離夏朝。此時,商湯與伊尹才決定大舉進攻。
自夏啟以來,王位由同姓相傳已四百多年,要推翻夏王朝並非易事。商湯與伊尹商議後,決定召集商軍將士,由商湯親自向大家誓師。
商湯說:「我並非敢於叛亂,實在是因夏桀罪惡深重,上天的旨意要我消滅他,我不敢違背天命啊!」接著,他又宣佈了賞罰的軍紀。
商湯藉助上天的旨意來動員將士,加上將士們都恨不得夏桀早日滅亡,因此作戰極其勇敢。夏、商兩軍在鳴條(今山西運城安邑鎮北)展開大戰,夏桀的軍隊被打敗。
最後,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巢縣西南),商湯追至該地,將夏桀流放於南巢,直至他死去。
就這樣,夏朝被新建立的商朝所取代。歷史上將商湯伐夏稱為「商湯革命」。由於古代統治階級把改朝換代視為天命的變革,因此稱之為「革命」。這與今日所說的「革命」完全是兩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