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另類智慧 北宋慶曆七年,江南地區陰雨綿綿,從三月一直下到九月,田裡的莊稼顆粒無收,受災面積達一百二十七個縣。米價節節攀升,到了十月,米價就由原來的每石四百文漲到了一千五百文,老百姓們苦不堪言。 江南各州府官員一面請求朝廷援助,一面強力抑制米價、懲辦奸商。一旦發現有人哄抬米價,輕則沒收家產、發配充軍,重則就地斬首。依靠這種雷霆般的手段,江南地區的米價終於穩定下來,維持在每石五百文左右。 全文閱讀 關於 王安石的另類智慧
席拉克的兩頁家產 法國前總統席拉克,堪稱世界政壇上的風雲人物。與任何一位總統一樣,席拉克在任職期間,許多人對他究竟有多少財產猜測紛紛,尤其是那些外國記者。有人說,席拉克的財產最少也應在一千萬歐元以上,但或許這還太少,應該有數千萬歐元才對,甚至是上億。 儘管這些都只是猜測,但猜測通常都有一定根據,正所謂「無風不起浪」。直到席拉克離任前半個月,法國有關部門才依照慣例,向公眾公布了席拉克的全部家當,其中包括他與第一夫人共有的銀行存款,總計為130萬歐元。 全文閱讀 關於 席拉克的兩頁家產
「火車之父」史蒂芬生 一七八一年,史蒂芬生出生於英格蘭北部一個名叫華勒姆的村莊。父親是煤礦工人,母親是家庭主婦,兩人都不識字。 史蒂芬生和他的父母一樣,從未上過學,八歲時就去給人家放牛,十歲時在煤礦上做些零活,十四歲就跟隨父親到煤礦上班。由於家境貧困、出身低微,史蒂芬生的童年是在嘲諷中度過的,可他從不把嘲弄當回事。 在煤礦,史蒂芬生經歷了最艱苦的勞動,於是下定決心,一定要發明一種能夠不用人力運煤的機器。一八〇一年,英國人特勒維製造出第一台蒸汽機車。這部機車在試車時不是在鐵軌上,而是在馬路上。很多人嘲笑特勒維說:「你的火車還不如我的馬車跑得好呢。」特勒維一生氣,便不再去研製火車了。 全文閱讀 關於 「火車之父」史蒂芬生
永不屈服的俾斯麥 在別人的眼裡,他桀驁不馴、剛愎自用,甚至暴力殘忍,但他頭腦清醒、意志堅定,憑著超人般的冷靜與毅力,實現自己的夢想,他是一位真正的鐵血英雄。 在德國近代史上,只要一提到奧托·馮·俾斯麥(下稱俾斯麥),世人腦海裡就會呈現出這樣一種印象:身材魁梧、桀驁不馴、剛愎自用、飛揚跋扈、傲慢無理、性格粗俗、暴力殘忍。像彼得大帝、拿破崙一樣,俾斯麥在世時就是人們爭相傳頌的傳奇式人物。他運用「鐵血」的手段,完成了德意志的統一大業,把德意志作為世界強國推上了歷史舞台。 全文閱讀 關於 永不屈服的俾斯麥
康有為的理財之道 中國傳統文人,通常羞於談論金錢,以「銅臭味」鄙視之。因此不少優秀的文人墨客,都不事生產,不懂經營之道。但也有例外,既才華橫溢,文思敏捷,又具備超人的經濟頭腦,懂得理財。康有為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對房地產有著敏銳的判斷力,好幾次小試身手,便獲利不菲。其點子之準,下手之穩,就算現在的炒房高手,也自愧不如。 康有為流亡海外多年,期間得到了許多愛國華僑的慷慨資助,這是得以周遊列國的重要經濟保障。但他也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賺了不少錢,特別是在房地產上屢有斬獲。 全文閱讀 關於 康有為的理財之道
父親上的一堂人生課 國際電影巨星阿諾德·史瓦辛格於1947年7月30日出生在奧地利格拉茨的特爾村,父親是一位警長,更是史瓦辛格的人生導師。10歲生日那天,父親讓兒子說出自己的人生理想。小史瓦辛格面對生日蛋糕上的蠟燭許下了三個願望:第一,成為世間最強壯的人;第二,成為成功的商人;第三,成為出色的政治家。警長父親得知兒子的志向後,心裡非常高興,但是,他並沒有像其他許多父親那樣把盡可能多的讚美之詞獻給兒子,而是給兒子講了一個故事: 全文閱讀 關於 父親上的一堂人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