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一位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去探訪一位賦閒在家的老領導,問道:「前輩,我該如何才能像您一樣功績卓著、受人尊敬、一生輝煌,晚年得以安養呢?」
老領導說:「我來跟你講講我的經歷吧。」
剛參加工作那會兒,大約二十歲左右,精力充沛,知識豐富,做事風風火火,凡事都做得「有聲有色」,自然成績斐然,最終獲得領導的賞識。
後來走上領導崗位,三十出頭,充滿活力,富有智慧,事業風生水起,把分管的工作搞得「有聲無色」——雖然處處可見成效,卻不張揚宣傳,大家有口皆碑,上級領導也頗為滿意。
當上主要領導後,正值年富力強,有魄力、有膽識,上上下下,單位各項事務打理得「無聲有色」——雖不聲張,卻處處展現成果,各種榮譽接踵而至,領導與員工皆心悅誠服。
再後來,成為企業集團的一把手,年過半百,有能力、有經驗,無論對內對外,一切事務都處理得「無聲無色」——不露痕跡,不事張揚,卻運籌帷幄,企業發展達到空前水平,躋身國內五百強大型企業之列。
如今退下崗位,你看,我每天養養花、喂喂鳥,悠哉遊哉,此生無悔。
大學生聽得一頭霧水。
老領導繼續說道:「年輕人,我用大半輩子的經驗告訴你:能把工作做得『有聲有色』的人,說明他有精力;能做得『有聲無色』的人,說明他有活力;能做得『無聲有色』的人,說明他有魄力;而能做得『無聲無色』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這才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做事達到「無聲無色」之境,方能顯現一個人的心態,一個人的修養與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