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不是自己說出來的
前幾天面試了一位男生,是武漢某重點大學的應屆畢業生,專程從武漢到北京來找工作。
他穿著一身黑色運動裝,在前台等我。剛見面,他就雙手向外一攤:「昨天你已經看過我的履歷了,所以今天我沒帶來。」
「筆帶了嗎?」昨天我在電話裡特別交代他要帶一支筆。
「帶了。」
「很好。」
我把他帶到休息區,遞給他一疊試卷:「這是筆試題,答題時間一個小時,請你先完成這份試卷,一會兒我們再詳談。」
他接過試卷,翻了翻,似乎有話想說:「你要我做這份試卷嗎?」
「嗯,是的,你先做題。」
他繼續看著試卷上的題目,皺了皺眉:「對不起,這份試卷我做不了。」
「為什麼?」
「裡面問了很多專案的具體內容,我不會做。」
他是不是太緊張了?我想安撫一下他:「別緊張,盡力回答就好,試卷只是作為參考。」
他卻說:「如果你一定要我做這份試卷,那我現在就可以直接告訴你——我做不出來。這些不是我感興趣的資訊,我從來沒關注過。這份試卷和你們招聘的職位有什麼關係嗎?」
竟然向我提出這麼具挑戰性的問題。我沒有進入他的邏輯,反問道:「那你觉得什麼樣的能力跟這個職位有關呢?」
他把試卷合上,往桌子中間一推,說:「我不知道,但我很與眾不同。」
我本想立刻結束這場面試,但腦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決定再給他一次機會。
我收起試卷,坐到他對面:「好,那告訴我,你有什麼能力?」
他看著我,略顯緊張,但仍微微昂著頭:「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關鍵在於內核。」他右手輕輕握拳,做了個手勢,「我的內核非常強大,極具思想性。我對社會、對世界的思考,比任何人都深刻,這一點是周圍所有人都認可的。」
「哦,這樣啊。那麼,你能做些什麼呢?」
「我和別人不同的地方就在於內核。你剛才試卷裡的那些內容,只是資訊而已,要學起來很快。而我有思想,正因為有思想,所以我能做好任何我想做的事。」
「你過去做過什麼很成功的事嗎?」
「我在學校當過記者、網站編輯,採訪寫作新聞,並把內容發布到網上,這套流程我非常熟悉。」
「很好,那你具體是怎麼做這些事的呢?」
「我看過非常多的書,我看的書比誰都多,我的思想非常深刻,內心極其強大——我知道,這些聽起來很虛,你可能不太理解。但我就是非常與眾不同。」
我一再引導他談具體的事例,他卻不斷繞回「思想」這個抽象概念,我幾乎快崩潰了:「好,你還有什麼要告訴我的嗎?」
「你們工作中的事情都是細節,只要我想做到,就一定能做到。就像我今天來參加這個面試,我就對自己有十足的信心。」他停頓了一下,「如果你覺得我不合適,那就這樣吧,我現在走,沒關係。」
最後,我對他說:「從我們見面到現在,才短短十分鐘。但我有句話想送給你,也許對你日後求職會有幫助。」
他顯然沒料到我會說這句話,眼神中流露出一絲驚訝與好奇,頭微微低了下來。
我說:「人最大的價值,不在於他有思想,而在於他的思想能為別人帶來什麼。價值不是自己宣稱出來的,而是透過社會和他人的認可體現出來的。」
他「哦」了一聲,似乎若有所悟,又似乎什麼都沒聽懂,隨即又昂起了頭。
我讓同事送他到門口,他非常瀟灑地揮揮手,連聲說:「不用,不用。」
就這樣,一個黑色的身影,獨立地,卻又是落寞地,消失在我的視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