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圖文

Main navigation

  • 首頁
  • 人生故事
  • 兒童故事
  • 勵志故事
  • 歷史故事
  • 哲理故事
  • 恐怖故事
    • 鬼故事
  • 職場故事
    • 寓言故事
    • 名人故事
    • 幽默故事
    • 成語故事
    • 民間故事

導航連結

  • 首頁
  • 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

By 故事大全 | 2025-09-08 11:35:32

慶曆新政失敗以後,北宋的社會矛盾依然存在。官僚地主大量兼併土地,他們有的享有免役特權,有的利用權勢瞞產漏稅,沉重的賦役都壓到農民身上。再加上政府每年還要付給遼國和西夏大量銀絹,也得由農民負擔。各地常有農民起義發生。國家田賦收入沒有保證,開支卻越來越大。北宋政府面臨著嚴重的危機。

公元1067年,宋神宗趙頊(xū)即位。這一年,宋神宗才二十歲,很想有所作為。早在即位以前,他就聽人講到王安石,說這人很有才能。因此,他一登皇位,就想起了王安石,命王安石擔任江寧(在今南京)府知府。沒幾個月,他又把王安石調到京城,擔任翰林學士。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是撫州臨川(今江西臨川)人,年輕時就愛好讀書。他讀書很認真,讀過的書終身不忘。他的文章寫得又快又好,詩詞也寫得不錯。曾鞏把他的文章送給歐陽修看,歐陽修非常讚賞。王安石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二十二歲那年考中進士,以後就在地方上做官。他在擔任鄞縣(yín,今浙江寧波)知縣的時候,組織農民興修水利,修築堤岸,疏浚河道;又在農民青黃不接的時候,把官府倉庫裡的存糧借給農民,讓他們秋收以後加少量利息,歸還官府,使農民少受地主豪紳的重利盤剝。這樣做,農民得到了不少好處。

王安石當了二十年地方官,做了不少對農民有利的事。宋仁宗把他調到京城,讓他管理財政。這時,他向仁宗呈上了一篇上萬字的奏疏,提出了變法的主張。可是,宋仁宗並不重視,把它擱起來了。

王安石見朝廷沒有改革的決心,再加上自己和執政大臣又意見不合,因此就在母親去世時辭職回鄉了。

這一次,宋神宗命他去江寧府做官,他聽說新皇帝年輕有為,就離開家鄉,到江寧府上任。

不久,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進京城。他到京以後,宋神宗就召見他,問他:「你認為要治理好國家,要從哪兒下手?」

王安石毫不遲疑地說:「變風俗,立法度,這是當務之急。」

宋神宗連連點頭稱是,並說:「希望你好好幫助我變革朝政。」

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為副宰相,第二年又任命他為宰相。當時,朝廷中的宰相和副宰相有好幾個,有的年老怕事,有的反對變法。王安石知道,要跟這些人一起實行變法,顯然是不可能的。他一擔任副宰相,就經過神宗批准,馬上建立了一個主持變法的新機構——制置三司條例司,並任用了一批新人。這個機構名義上是王安石和另一個官員兩人掌管的,實際上都由王安石主持。

宋神宗急著實行變法,條例司剛成立,第二個月就催問新法的制訂情況。王安石趕快派人到各地察看農田水利和賦役等方面的狀況,加緊制訂新法,頒布天下。

新法的內容主要有:
一、青苗法。這是王安石早年在鄞縣採用的辦法。每年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政府以較低利息貸款或借糧食給農民,秋收以後償還。
二、農田水利法。政府獎勵各地開墾荒地,興修水利。
三、免役法。政府向服役的人家收取免役錢,雇人服役。原來不負擔差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錢。這就減輕了農民的勞役負擔。
四、方田均稅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好壞,規定納稅的數目,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五、保甲法。政府把農民按戶組織起來,每十家為一保,五保為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每家有兩個以上成年男子,抽出一人為保丁,農閒時練習武藝,戰時編入軍隊作戰。

新法的推行,收到了顯著的效果,既發展了生產,又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可是,新法也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大官僚、大地主等保守派的反對。他們議論紛紛,不斷咒罵王安石,攻擊變法。

對於外面的議論,宋神宗也聽到了。他對王安石說:「外面有人說,朝廷不怕天變,不顧輿論,不遵守祖宗法度,你怎麼看?」

王安石回答說:「陛下認真處理政務,做每件事都擔心傷害百姓,這就是害怕天變。陛下聽從臣下的忠告,這就顧到了輿論。況且,對於人們的輿論,也要看一看是否合理,如果我們做得合理,就不怕別人說長道短。至於祖宗的法度,也是經常變的,不能死守著不放。」

儘管王安石對人們議論的這三點毫不畏懼,宋神宗卻沒有那麼堅定。他要王安石對新法稍許作點修改,王安石卻堅持不改。

公元1074年,有的地方大旱,一連十個月不下雨,災區農民被迫流亡。保守派畫了一幅流民圖,呈送宋神宗,說:「旱災是因為王安石變法造成的。只要停止變法,天就下雨了。」

保守派大都是元老重臣,他們得到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親高太后的支持。這兩個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著鼻子,攻擊新法說:「王安石把天下搞亂了。」

由於保守派勢力強大,反對激烈,宋神宗逐漸動搖起來。王安石兩次被迫辭職。第二次辭職後,他就一直住在江寧府,再沒有出來做官。

公元1083年,宋神宗病死,十歲的宋哲宗趙煦即位。高太后執政,用反對變法的司馬光做宰相,新法一個個被廢除了。

歷史故事

語言切換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 조선어
  • 日本語

隨機故事

開國皇帝朱元璋
最不稱職的敲詐者
羅馬人的祖先
千變萬化
口蜜腹劍
破鏡重圓
兵不厭詐
草莓袋裡的青蛙
亡羊補牢
向我借煙的人頭

熱門故事

小松鼠的珠子
人不能沒有行善的地方
老外購物
一個小故事改變歷史
人生智慧:不必仰望別人,自己亦是風景
在監獄中長大的皇帝漢宣帝
鐵木真稱汗
愛心的饋贈
兵不厭詐
東坡肉

© 2025 阿圖文   來自祖國的故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