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uwen Story Homepage

Main navigation

  • 首頁
  • 人生故事
  • 兒童故事
  • 勵志故事
  • 歷史故事
  • 哲理故事
  • 恐怖故事
    • 鬼故事
  • 職場故事
    • 寓言故事
    • 名人故事
    • 幽默故事
    • 成語故事
    • 民間故事

導航連結

  • 首頁
  • 寇母遺畫教子

寇母遺畫教子

By 故事大全 | 2025-09-21 15:57:37

宋真宗景德元年(西元年)的一個上午,大宋都城汴京的宰相府中大擺宴席,府門前更是人潮洶湧、車水馬龍,京城的達官貴人們紛紛攜帶厚禮前往宰相府祝賀。原來這一天是新任宰相寇準四十三歲的生日,此時的寇準正端坐在太師椅上,意氣風發,滿面喜氣。

突然,一名家人來到寇準身邊,附耳輕聲說道:「老爺,門外有一位老婦人,自稱是咱家的老僕劉媽,說有話要向老爺稟告。」

「劉媽?」寇準心中一震,「十多年不見了,這般時候她來做什麼?不……」正要說出「不見」二字,卻忽然覺得不妥。劉媽雖是僕人,但在寇家多年,為人忠厚老實,曾盡心盡力侍奉母親多年,我怎能不見?於是改口說道:「請劉媽到大堂上來。」

過了一會兒,只見年邁體衰的劉媽拄著拐杖,顫巍巍地走到寇準面前,恭敬地說了聲:「老爺,您好!」隨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雙手捧出一個卷軸。寇準連忙上前扶起劉媽,接過卷軸,問道:「這是什麼?」

劉媽答道:「這是太夫人生前為老爺留下的一幅畫。」

寇準問:「既是母親的遺物,為何今日才送來?」

劉媽答:「太夫人曾囑咐老奴,必須等到適當時機才能交給老爺,老奴不敢違背。」

寇準聽罷,默默展開卷軸,才看了一眼,頓時渾身一震。只見畫面上狂風怒號,大雪紛飛。畫的正中央有一間破舊的茅草屋,屋內一盞昏黃的油燈忽明忽暗。油燈左側,母親一邊織布,一邊注視著身旁的兒子。兒子則在燈下專心致志地讀書。畫的右上方是母親親筆題寫的「寒窗課子圖」五個大字。左下方則是母親親筆寫的一首詩:「孤燈課讀苦含辛,望爾修身为萬民。勤儉家風慈母訓,他年富貴莫忘貧。」

畫尚未看完,寇準早已淚流滿面。

原來,寇準自幼喪父,全靠母親紡紗織布維持生計,家境極為貧寒。雖然生活艱苦,但寇母從未忘記教子之責。她常常在夜裡一邊織布,一邊教導年幼的寇準讀書。在母親嚴格的教導下,聰穎的寇準學業進步神速,十九歲便考中進士,是當時最年輕的進士。

就在寇準考中進士那年,寇母不幸身染重病。臨終之際,她將自己親手繪製的一幅《寒窗課子圖》交給身邊的劉媽,並叮嚀道:「日後寇準若當了官,等他有了過錯之時,你再將此畫交給他。」話音剛落,操勞一生的寇母終如油盡燈枯,溘然長逝。

寇準初入仕途時,尚能保持清廉節儉,但隨著地位升高,漸漸開始講究排場,追求奢華。劉媽見時機已到,便趁寇準大辦壽宴之際,將這幅遺畫交給他,希望能喚醒其良知,予以警醒。

看完母親的遺畫,寇準不禁回想起當年母子二人相依為命的艱辛歲月,更為母親「遺畫教子」的良苦用心所深深感動。想到此處,他立即下令撤去壽宴,退回所有賀禮。從此,寇準牢記母親的教誨,勤儉持家,勤政愛民,終成一代賢相、一代名相。

民間故事

語言切換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 조선어
  • 日本語

熱門故事

數不清的月亮
為生命找出口
沒有背景,一樣贏得漂亮
多餘的責任感
人生智慧:彎彎腰,拾起你的尊嚴
烏利西斯返回家園
父親上的一堂人生課
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趨炎附勢
神機妙算的劉基

隨機故事

在監獄中長大的皇帝漢宣帝
愛屋及烏
大禹治水
有禮貌的小公雞
開國皇帝朱元璋
多餘的責任感
一件倒楣事
寇母遺畫教子
商紂王之死
一字辨偽

© 2025 阿圖文   來自祖國的故事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