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的爹是位老塾師,雖非大富大貴,卻也頗有聲望。他有兩個女兒,長相沒得說,個個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大女兒性情有點特別,年紀大了仍不許別人提親,一心要自己挑個稱心如意的郎君。呂老先生心裡著急如火,眼看大女兒嫁不出去,一賭氣便把二女兒嫁給了殺狗的屠夫樊噲。
這天正是老先生的壽辰,眾人紛紛前來祝賀。二女婿樊噲備好壽禮正要出發,劉邦突然登門拜訪。樊噲連忙問道:「季兄,有什麼要事?」
「嘿!大塊肉離了嘴,心裡總覺得空落落啊!」劉邦笑著說。
「抱歉啊!」樊噲急忙解釋,「岳父今日過壽,我今天可是不開殺戒!」
「啊,原來如此。」劉邦略一思索,立刻笑道:「你我兄弟情同手足,何不一同前往拜壽?」
「這……」樊噲沒想到劉邦竟要同行,一時愣住了。
「怕我這個窮光蛋丟你臉面嗎?別擔心,車到山前必有路嘛!」
兄弟二人來到呂家,推門進院,此時已近正午,壽宴即將開始。樊噲急忙擺上壽禮,劉邦卻獨自走到記禮簿的桌前,雙手作揖道:「各位,失禮了!」
負責記禮的執事頭也沒抬,問道:「尊姓大名?禮銀多少?」
劉邦報上姓名,略一思索,又在名下工工整整寫上「壽銀萬貫」四個大字,寫罷轉身就要走。執事一把抓住劉邦的衣袖:「且慢!萬貫銀錢在哪裡?」
劉邦回身一笑,從執事手中奪過毛筆,在「壽銀萬貫」四個大字下面飛快地添上一個「欠」字,隨即擲筆而去。
你道他能逃得掉嗎?眾人盯得緊緊的,頓時一片譁然:「世上可曾見過欠著壽禮來祝壽的?」劉邦聽了,毫不在意,眯起雙眼,伸出食指,口中念念有詞:「萬貫萬貫,八方奉獻。日月相逢,地支天干。山河相攜,結賬還錢。」
這一番豪言壯語一出口,那執事反倒不客氣了,冷笑道:「敢問,江山抵得嗎?!」
呂老先生的大女兒在窗內看得一清二楚,聽得明明白白,心中暗想:這男子果然有志氣!於是急忙走到父親跟前。此時呂老先生正安排壽宴座次,大女兒按捺不住,連忙喊道:「還按老規矩嘛——按壽禮多少排座次呀!」
呂老先生連聲道:「對對對,古禮如此,古禮如此!」於是立刻吩咐眾人,依禮金多寡入座。當他看到禮簿上「壽銀萬貫」四個大字時,頓時眼花繚亂,心神大亂,不禁高聲喊道:「劉邦,首座!」
劉邦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走向上座。樊噲摸不著頭腦,也緊緊跟隨兄長身後。
後來,呂老先生得知真相,雖懊惱卻也無可奈何。經樊噲百般解釋,反而覺得劉邦確是奇才。大女兒更是常常提起此事。二女兒也終於醒悟,何不將姐姐嫁與劉邦?於是樊噲夫婦齊心協力,從中撮合,終成美滿姻緣。後來高祖劉邦奪得天下,厚封呂氏一族,終究還了這筆「江山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