醜豬果果

從前,有一隻小豬叫果果,它長得很醜,眼睛小小的,耳朵大大的,鼻子翹翹的。它去找小松鼠玩,小松鼠見了它就嚇得四處亂跳。它去找白天鵝玩,白天鵝以為見了怪物,就使勁啄它。小豬好不容易逃走,回到家裡傷心極了,整天不出門。 媽媽問它:「你為什麼哭?」小豬嗚嗚地哭得更響了:「因為我長得醜,誰也不跟我玩。」媽媽溫和地說:「好孩子,醜不是錯。只要你熱心幫助大家,就一定會有朋友的。」

有禮貌的小公雞

星期天,小公雞去找它的好朋友小鴨子玩。 它走到小河邊,看見小魚在水裡游來游去,就對小魚說:「你好,小魚!」 小魚回答:「你好,小公雞!你要到哪裡去啊?」 「我去找小鴨子玩!」 小公雞說完,又對小魚說:「我要走了,小魚!再見!」 「再見,小公雞!祝你玩得愉快!」小魚說。 小公雞繼續往前走,走到一棵樹下,看見小狗正在樹蔭下玩耍,就對小狗說:「你好,小狗!」 小狗回答:「你好,小公雞!你要去哪裡啊?」

睡不著的小瑪麗

小瑪麗該上床睡覺了,可是當她躺在床上時,卻怎麼也睡不著。枕頭邊的小熊告訴小瑪麗,數羊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 小瑪麗努力地數著羊,而小羊們也非常辛苦地跳著。當小瑪丽数到兩百隻羊的時候,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一隻生氣的小羊跳出來對小瑪麗說:「你到底要不要睡啊?我跳得都快累死了!」

小公雞學打鳴

森林裡住著許多小動物,有夜鶯、百靈鳥、金絲雀,還有小公雞…… 一天,小公雞的爸爸對他說:「你長大了,我也該把咱們家的本領——打鳴傳授給你了。」小公雞說:「不,我不願意學打鳴,我更願意學唱歌,你聽,夜鶯她們的歌聲那麼動聽,她們還常常舉辦音樂會呢!」小公雞的爸爸說:「好吧,反正我現在也老了,打不動鳴了,如果你想學唱歌的話就去吧!」於是,小公雞高高興興地去學唱歌了。 可是,他卻總也學不好唱歌,儘管他的老師夜鶯幾次糾正,他也唱不出好聽的歌。森林裡的小鳥們都嘲笑他。

為生命找出口

有位小姐寫信問道:「我家住在桃園,公司在台北,每天往返必須花三個小時在車上。雖然有座位,但是車上很吵,搖晃得很厲害,所以我不能在車上聽音樂、看書。我不想搬家,也不想換工作,更不願自己開車,前一天我總是睡得很飽,所以不必在車上補眠。請問我該如何節省這每天三小時?」 這位小姐的問題,似乎帶有挑戰老師的意味。我是這麼回答的: 在時間管理上,我們必須分辨:哪些事情是我們可以掌握的?哪些事情是我們不能掌握的?車上很吵、車子搖晃,這些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自己能夠掌握的,就只有換工作、搬家,或自己開車。也許是希望和家人住在一起,所以不想搬家,這是能夠理解的。自己非常喜歡這份工作,捨不得換工作,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既不換工作、不搬家,又無法自己開車,也不能在車上聽錄音帶,那麼剩下比較可以改變的,只有前一天少睡一、兩小時,利用這少睡的時間看書、準備功課、運動……然後第二天再利用車上的時間補眠。

世界上什麼事情最重要

某人傍晚回家吃飯,打個電話報個信,短短四十幾秒鐘,小車衝上人行道,連撞3個人並撞倒一棵樹後翻車,3個行人皆因傷重死亡。肇事者已被依法逮捕。開車打手機,實在太危險了。研究顯示,開車打手機比酒後駕車更危險;研究顯示,一打電話反應能力就在瞬間老了50歲;研究顯示,打電話時駕車者注意力下降37%…… 別囉嗦了,這些,駕車者難道會不知道嗎?他們知道,為什麼還接聽甚至撥打電話? 他們振振有詞:這個電話太重要了!

人不能沒有行善的地方

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富瓦社區有三名流浪漢,他們持有行乞證,並在這個社區生活了十三年。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六日,新墨西哥州政府通過一項法案,對行乞十年以上的乞丐停發行乞證,理由是他們已非常富裕,不再具有行乞資格。於是,三名流浪漢只好離開新墨西哥州前往佛羅里達。 富瓦社區的薩姆神父聞知此事,立即表示反對,並致信州政府,要求把三位乞丐重新召回。他說,社區裡不能沒有乞丐,州政府這種想當然的做法,完全是對善良人的褻瀆,是對人性的漠然和不尊重。該法案必須進行修改。 起初,大家都以為薩姆神父是出於對弱者的同情,因為在上帝眼裡,人是無貴賤之分的,無論是富人還是乞丐都是上帝的子民。可當《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就此事採訪薩姆神父時,卻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甘露比暴雨珍貴

古往今來,有三個人用過的手帕,足以被歷史一直寫下去。第一個是梵高,我們不能只知道他畫過《向日葵》,在與高更的一次激烈爭吵之後,梵高割下自己的一隻耳朵,用手帕包著送給了一個女子;假使這塊手帕還在,一定比《向日葵》還值錢。第二個是林黛玉,臨終焚稿,所焚皆是往日裡書在手帕上的詩稿,「此詩帕原是他隨身帶,曾為我揩過多少舊淚痕,早知人情比紙薄,我懊悔存留詩帕到如今……」第三個手帕的主人帕瓦羅蒂就不是悲劇了,每一次登台,右手執一條白手帕,與他三百磅的體重和一把烏漆漆的美髯,形成黑與白、重與輕的反差,既算得上是矛盾統一的視覺衝擊,也好似出任手帕的形象大使。

時間的證明

一位曾經的藏族農奴抱怨說:從前給農奴主放了二十五年羊,都不知道羊肉是什麼味道?這種感覺令人心靈不安。按照世俗常見,每天面對著眼前走動的肉,卻從未吃過,真是難以忍受。後來,那位農奴當了喇嘛,他頓悟了:天葬台上,蒼鷹吃人肉是為了把人的靈魂帶到天堂;人吃羊肉,卻只是為了口腹之欲,結果,羊失去了肉體,人卻失去了靈魂。那些食肉者可能早已死去,喇嘛卻還欣喜地活著。這個故事,也讓我感到欣喜。我在飯店用餐時也常常猜測:那些辛苦勞作的服務員,他們每天把美味佳餚端上來,自己品嚐過那些味道嗎?我內心也曾為他們的遭遇感到不平。非典讓我改變了看法,吃過果子狸的食客,SARS病毒集體起義,在食者的體內作亂,服務員幾乎都安然無恙,只有一個偷吃的廚師不幸中招。如果大家都二十五年不吃肉,不但不會變成農奴,而且有些人會成為活佛,或者欣喜健康的活著。那些幸免成為人類肉食的動物,或許也會欣喜地投胎為人。

坦然面對

一支登山隊正在攀登一座雪山。 這是一座格外險峻的山峰,稍有不慎,他們就會從上面摔下去,粉身碎骨。 突然,隊長一腳踩空,向下墜落。 他想發出一聲臨死前的悲呼,但只要他一出聲,必定會驚嚇到其他人,導致他們攀爬不穩,跟著墜落!他咬緊牙關,硬是忍住,不發出一點聲音。 就這樣,他無聲無息地落入萬丈冰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