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奇謀一舉三得 大明洪武初年,江南地區洪澇成災,特別是嘉興一帶,運河河堤經常坍塌,災情最為嚴重,百姓叫苦連天。太祖皇帝朱元璋接連收到災情奏章,國庫雖然有一些銀子,但若要分發各地,也是杯水車薪。便乾脆眼一閉,說:「天朝新立,國庫空虛,眼下只能減免賦稅,不能撥賑災糧!」 全文閱讀 關於 宋濂奇謀一舉三得
盤庚遷都 商湯建立商朝的時候,最早的國都在亳(音bó,今河南商丘)。在以後三百年當中,都城一共搬遷了五次。這是因為王族內部經常爭奪王位,發生內亂;再加上黃河下游常常鬧水災。有一次發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就不得不搬家。 全文閱讀 關於 盤庚遷都
鑽木取火的傳說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類生活是怎樣進化的,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傳說。傳說中有一些大人物,這些人往往既是首領,又是一個發明家。這種傳說多半是古人根據遠古時代的原始人生活想像出來的。 全文閱讀 關於 鑽木取火的傳說
和尚狀元 明朝嘉靖年間,陝州有個寒門秀士,姓李名文正,妻子趙氏名素月,夫妻倆恩愛非常。李文正寒窗苦讀,盼望有朝一日蟾宮折桂。趙素月勤勞賢惠,為供丈夫讀書日夜紡線織布,省吃儉用。 全文閱讀 關於 和尚狀元
何舉人解夢 南宋年間,有一年,又逢三年一次的大比之期,各地學子紛紛雲集京城臨安,城中旅店早已人滿為患。卻說「西湖十景」印月井旁的吉祥旅店裡,住著嚴州府睦州文昌的一位學子何夢桂舉人,早在三月前就離開石峽書院來這裡複習迎考。 全文閱讀 關於 何舉人解夢
墨子破雲梯 在戰國初年的時候,楚國的國君楚惠王想重新恢復楚國的霸權。他擴大軍隊,要去攻打宋國。楚惠王重用了一個當時最有本領的工匠。他是魯國人,名叫公輸般,也就是後來人們稱為魯班的。 全文閱讀 關於 墨子破雲梯
櫛風沐雨 遠古時期,天地蒼茫,宇宙洪荒,人民飽受海水倒灌、洪水氾濫之苦。堯在位時,派遣大禹的父親鯀去治水。然而鯀逢洪築壩,遇水築堤,主要採用堵塞洪水的方法來治理,結果洪水氾濫的情況反而越來越嚴重。 全文閱讀 關於 櫛風沐雨
日不暇給 公元前202年,劉邦戰勝項羽,即皇帝位,建立漢朝,史稱漢高祖。劉邦剛當上皇帝時,朝廷直接統治的領土不過十五個郡,其餘的土地都分封給有功的諸侯王,幾乎恢復了戰國時期的割據局面。 全文閱讀 關於 日不暇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