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法自斃 By 中国のストーリーサイト | 1:57 下午 CST, 週一 八月 25, 2025 商鞅變法,首先取消了貴族的特權,規定重新依照軍功大小授予爵位。貴族由此失去了無功受祿的特權,對商鞅十分不滿,但商鞅有秦孝公的支持,貴族們雖懷恨在心,卻也無可奈何。秦國經過變法之後,很快強盛起來,生產力大大提高,國庫充盈,將士作戰勇猛,威震六國。商鞅因變法有功,受封商地十五邑,號為商君,人們從此稱公孫鞅為商鞅。 全文閱讀 關於 作法自斃
千載難逢 By 中国のストーリーサイト | 11:55 上午 CST, 週一 八月 25, 2025 唐代著名的文學家韓愈,小時候就成為孤兒,由他的嫂子撫養長大。他刻苦自學,年輕時代便博覽群書,在學問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三十五歲時到京城,擔任國子監博士,後來又被提升為刑部侍郎。當時佛教盛行,就連唐憲宗也十分崇尚佛教。他聽說某寺院中供奉著一塊佛祖釋迦牟尼的遺骨,便準備大張旗鼓,將其迎進宮中禮拜。 全文閱讀 關於 千載難逢
百步穿楊 By 中国のストーリーサイト | 11:38 上午 CST, 週一 八月 25, 2025 秦國名將白起率領軍隊準備攻打魏國。有一位名叫蘇厲的謀士得知後,急忙去見周朝的國君,提醒他說:「如果魏國被秦軍佔領,您的處境就危險了。」原來,當時周朝的國君名義上是天子,實際上對各諸侯國已失去管轄權。魏國若被秦國攻滅,秦國的勢力將更為強大,對周天子的威脅也更大。 全文閱讀 關於 百步穿楊
破鏡重圓 By 中国のストーリーサイト | 11:07 上午 CST, 週一 八月 25, 2025 南朝末期,隋文帝楊堅消滅了周邊的南陳、北齊,建立隋朝。此時,南方尚有數個小國並存,國都位於建康(今南京)的陳國便是其中之一。隋朝對南方這些小國覬覦已久,隨時準備統一整個中國。 全文閱讀 關於 破鏡重圓
首鼠兩端 By 中国のストーリーサイト | 10:11 上午 CST, 週一 八月 25, 2025 這句成語出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召韓御史大夫載,怒曰:『與長孺共一老禿翁,何為首鼠兩端?』」西漢武帝時期,王太后有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名叫田蚡。他憑藉王太后的勢力當上了丞相,掌握大權。田蚡為人卑鄙陰險、驕橫自私,由於有王太后這座靠山,加上漢武帝當時年紀尚輕,因此他為所欲為,驕奢淫逸,營私舞弊,隨意誣陷自己不喜歡的人。 全文閱讀 關於 首鼠兩端
班門弄斧 By 中国のストーリーサイト | 9:39 上午 CST, 週一 八月 25, 2025 魯班,據說姓公輸,名般,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又稱魯般。他是一位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工巧匠,人們稱他為「巧人」。民間歷來奉他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面前炫耀使用斧頭的技藝呢?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極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其意思與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差不多。 全文閱讀 關於 班門弄斧
安步當車 By 中国のストーリーサイト | 9:12 上午 CST, 週一 八月 25, 2025 戰國時,齊國有位高士,名叫顏蜀。齊宣王仰慕他的名聲,便將他召進宮中。顏蜀隨隨便便地走進宮內,來到殿前的台階處,見宣王正等待他上前拜見,便停住腳步,不再前行。宣王見了覺得十分奇怪,便呼喚道:「顏蜀,走過來!」不料顏蜀仍是一步不動,反而呼喚宣王說:「大王,請您走過來!」宣王聽了很不高興,身邊的大臣見顏蜀目無君主、口出狂言。 全文閱讀 關於 安步當車
奴顏婢膝 By 中国のストーリーサイト | 3:42 下午 CST, 周日 八月 24, 2025 宋欽宗靖康二年(西元1127年),金兵南下,如入無人之境,迅速攻破了汴梁(今河南開封),並俘虜了徽宗和欽宗二帝,史稱「靖康之恥」。事變後,欽宗趙桓的弟弟趙構,在大臣們的幫助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當起了皇帝,建立了南宋王朝。此後,又遷都臨安(今浙江杭州),苟延殘喘,對金人提出的無理要求全部答應。到了宋理宗時,任用奸臣賈似道為相,而使得朝政更加混亂。 全文閱讀 關於 奴顏婢膝
以管窺天 By 中国のストーリーサイト | 3:24 下午 CST, 周日 八月 24, 2025 戰國時期,齊國有位名醫名叫扁鵲,原名秦越人。因為他救活了許多瀕臨死亡的病人,當時人們便將他比作傳說中黃帝時代的神醫「扁鵲」,而不再提他的真實姓名。相傳,扁鵲曾獲得仙藥與秘方,能隔牆診病,甚至能看清病人體內的五臟六腑,準確指出病灶所在。有一年,扁鵲帶領弟子外出行醫,途經虢國都城的王宮,隔著宮牆聽到宮內傳來一陣哭聲,不知發生了何事,便向宮門外的守衛詢問。 全文閱讀 關於 以管窺天
雪中送炭 By 中国のストーリーサイト | 1:29 下午 CST, 周日 八月 24, 2025 宋太宗即位後,因其深知創業的艱難,故生活非常儉樸,甚至禁止在皇宮之中使用金銀做裝飾品。他也能夠體會百姓的甘苦,處處為百姓、為社稷著想。有一年冬天,天氣格外寒冷,鵝毛大雪下個不停。宋太宗在屋內,身上披著狐狸皮外套,仍覺得渾身發冷,宮外更是天寒地凍。 全文閱讀 關於 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