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年曆中的一個節日——端午節。 這個節日,是我們包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這一天,許多人家都會包裹粽子,許許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種類的粽子,都會在這個粽香四溢的時節紛紛湧現。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其實向來說法不一。有些人將它視為是為了紀念於五月初五投汨羅江的愛國詩人屈原。也有人說,這個節日在現代,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 全文閱讀 關於 端午節
湘西獵神梅山娘娘的傳說 在湘西沅陵縣沅陵鎮上南門杏滸沖,原有一座「梅山殿」,那裡供奉著當地土家族信奉的狩獵之神——「梅山娘娘」。原來,土家族的宗教信仰深受漢族影響,迷信山神,崇拜祖先。土家先民以善於射獵聞名,梅山神是土家族所信奉的獵神,獵人在出獵前與獵畢歸來時,都要舉行「安梅山」的祭奠儀式,祭祀「梅山娘娘」。 全文閱讀 關於 湘西獵神梅山娘娘的傳說
嫦娥奔月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嫦娥》詩中的兩句。嫦娥奔月的故事,早在我國現代就普遍地流傳著。相傳嫦娥是天帝的姪女。她長得漂亮,天帝很喜歡她,她要什麼,天帝就給她什麼。她在天宮中過著優裕的生活。後羿是天帝手下的一員大將,練就一身好武藝,射箭的技能很高,百步之外,百發百中。 全文閱讀 關於 嫦娥奔月
天下第一等學問 東漢時期,京城洛陽的太學府是傳授儒家經典的最高學府。府中人人皆為博學之士,其官職皆稱為「博士」。某年春節,太學府裡洋溢著一派喜慶氣氛。博士們正忙著張燈結綵,隨時準備迎接聖旨。不久,太學府外鑼鼓喧天,顯然是皇上派人來向博士們祝賀佳節了。更令大家欣喜的是,詔書上寫道:皇上為了讓博士們歡度春節,特賜每位博士一隻羊。然而,當羊群被趕來後,太學府的主管們卻犯了難——這些羊大小不一,肥瘦各異,該如何公平分配呢? 全文閱讀 關於 天下第一等學問
劉邦送壽禮 呂后的爹是位老塾師,雖非大富大貴,卻也頗有聲望。他有兩個女兒,長相沒得說,個個如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大女兒性情有點特別,年紀大了仍不許別人提親,一心要自己挑個稱心如意的郎君。呂老先生心裡著急如火,眼看大女兒嫁不出去,一賭氣便把二女兒嫁給了殺狗的屠夫樊噲。 全文閱讀 關於 劉邦送壽禮
寇母遺畫教子 宋真宗景德元年(西元年)的一個上午,大宋都城汴京的宰相府中大擺宴席,府門前更是人潮洶湧、車水馬龍,京城的達官貴人們紛紛攜帶厚禮前往宰相府祝賀。原來這一天是新任宰相寇準四十三歲的生日,此時的寇準正端坐在太師椅上,意氣風發,滿面喜氣。突然,一名家人來到寇準身邊,附耳輕聲說道:「老爺,門外有一位老婦人,自稱是咱家的老僕劉媽,說有話要向老爺稟告。」 全文閱讀 關於 寇母遺畫教子
酒聖杜甫 李白嗜酒,自稱「酒仙」,杜甫的嗜酒程度不亞於李白,被人譽為「酒聖」。據郭沫若先生統計,在杜甫現存的一千四百多首詩中,談到酒的有三百多首。杜甫十四五歲時,就是一位酒豪了,這在他寫的《壯遊》一詩中,有充分的證明:「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飲酣視八極,俗物多茫茫。」 全文閱讀 關於 酒聖杜甫
道光皇帝選太子 清朝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已是六十五歲高齡的道光皇帝,自覺身體狀況不佳,處理國家政事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覺得冊封皇太子一事應當提上議事日程了。道光皇帝共有九個兒子。大阿哥奕緯、二阿哥奕綱、三阿哥奕繼已先後去世,五阿哥奕誴早年過繼給了醇親王綿愷,七阿哥奕譞、八阿哥奕詥、九阿哥奕譓都還年幼,能夠被冊封為太子的只有十六歲的四阿哥奕詝和十五歲的六阿哥奕訢。 全文閱讀 關於 道光皇帝選太子
龍舟競渡的由來 據傳,傣族居住的地方曾經有過一個暴君,他和手下的大臣西納告,魚肉百姓,經常發動戰爭,擄掠鄰國,使無數無辜百姓遭受苦難。世人無一不怨恨其惡行,就連他的親生女兒也對他不滿。這位暴君荒淫無度,一見美貌女子便心生歹念,遭他蹂躪的婦女不計其數。暴君身邊有七個妻子,先後為他生下七個女兒。這七個女兒一一被暴君許配給與他一同作惡的文官武將,招了六個無惡不作的人作駙馬。亭亭玉立、美如天仙的七女剛剛長大成人,暴君又要逼迫她與西納告的兒子成婚。 全文閱讀 關於 龍舟競渡的由來
乾隆難廚師 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看盡了蘇杭的名山秀水,嚐遍了江南的美味佳餚。當回京途經勝芳鎮時,忽然想換換口味,便與劉羅鍋穿上便服上街閒逛。勝芳鎮雖小,卻是水陸要衝,京津風味的飯館不下數十家。二人東走西串,走到街心,緊鄰橋頭,有一間門面的小飯館,門上橫匾寫著「味濃文萃」四字,門旁一副草書對聯:「調盡天下佳餚,招來四方名人。」 全文閱讀 關於 乾隆難廚師